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「對等關稅」政策正式生效,全球貿易格局迎來劇震。作為依賴跨國供應鏈的科技巨頭,蘋果公司首當其衝,股價兩日內暴跌逾9%,市值蒸發逾3100億美元。分析師警告,若蘋果將關稅成本轉嫁消費者,iPhone 16系列售價最高可能飆升43%,頂規版iPhone 16 Pro Max恐突破2300美元(折合約17,940港元)。
根據羅森布拉特證券(Rosenblatt Securities)推算,若蘋果全數轉嫁成本,美國市場的iPhone 16基礎款售價將從799美元暴漲至1142美元,漲幅達43%;頂規版iPhone 16 Pro Max更可能從1599美元飆至2300美元,價差高達701美元。就連入門級機型iPhone 16e也可能從599美元漲至856美元,直接衝擊中階市場。
此波漲價壓力源於美國對多國加徵的高額關稅:中國34%、越南46%、印度26%,而蘋果的生產基地與供應鏈恰好集中於這些地區。以iPhone為例,其組裝高度依賴中國,零組件則來自越南、印度等地。關稅政策導致每部iPhone成本增加約256美元,占美國平均售價的22%。蘋果雖有38%的高毛利可短期吸收成本,但若關稅長期化,2025年9月推出的iPhone 17勢必加價!
蘋果執行長庫克曾以「全球供應鏈大師」著稱,透過分散生產基地至印度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地降低風險。不過此輪關稅政策卻讓多元佈局淪為「多點受災」。越南面臨46%關稅、馬來西亞24%、泰國36%,連歐洲愛爾蘭的Mac生產線也遭20%關稅打擊。
更諷刺的是,美國本土製造並未成為解方。專家指出,即使蘋果將產線遷回美國,也需重建完整供應鏈,但美國缺乏專業零組件供應商與熟練勞工,成本恐比關稅負擔更高。Counterpoint分析師更直言:「蘋果短期內不可能在美國量產iPhone。」
iPhone 漲價後,消費者是否買單?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,近年iPhone銷量增長放緩,用戶換機週期延長,若價格再漲30%-40%,恐促使消費者轉向其他性價比更高的品牌。
- HONOR Magic7 Pro 與 HONOR Watch 4 Pro 互聯應用教學!
- 美國關稅重壓下,iPhone 恐暴漲近7000元!
- HONOR Magic V5 摺疊屏旗艦曝光,預計年中下旬登場!
- SASMUNG Galaxy Tab S10 FE系列登場,平價入手旗艦級AI平板最平$3,788起!
- HUAWEI MatePad Pro 13.2″ 開箱評測!柔光屏觀賞更舒適、跟機鍵盤套即變筆電